++++這是一篇來自2021年11月16日的草稿,兩年前寫下的想法,想了想還是發布吧,當作是反思與成長的痕跡+++++
這週和瑞士太太聊起了關於瑞士的教育,她滿腔憤慨。以下的對話,每一句都讓我驚訝。
「我的孩子德語F和V都搞不清楚,現在開始學法語,老師沒教孩子拼音,考聽寫的時候直接用紅筆畫叉,表示她寫錯。我口頭問孩子,孩子卻都可以用法語回答。原來孩子不是不懂法語,而是不會拼法語字而已。」她氣憤的說。
「我在家長會提出來,希望老師可以在試卷上註明給孩子看,錯在哪?老師卻告訴我,她自己有時候也會犯錯,重點應該是要讓孩子主動去找答案。」
「哈囉?老師寫這些文章句子理應不會犯錯,這是我對老師的期待。感覺上因為瑞士目前很缺老師,誰都可以當老師,以前那些專業的老師都退休了,現在的師資水準都下降。」
「另外移民的家長提出,希望老師可以幫忙註明,因為他們自己德語也不太好,心有餘也力不足,很難幫忙孩子糾正錯誤。」
「我覺得這很不公平。雖然說我的孩子相對幸運,因為我們家有經濟能力可以送他們去私立學校,那麼那些移民或者難民的孩子怎麼辦?本身自己家裡也很難再提撥資金在教育上,那這些孩子不就反不了身了?」「我女兒最好的朋友多聰明啊!難道只是因為身份就必須受這種教育?」
「然後在亞洲的孩子們充滿競爭力,以後瑞士的孩子競爭力在哪?現在的學制基本是一種自然淘汰!」我沒聽懂,所以表示請他再多說明。
「你們在亞洲會告訴孩子,這不是『考試』,這只是『用來了解你學習成效的小活動』嗎?」瑞士太太嘲諷的說。
我很驚訝,我以為有錢人一般只會想到自己,但眼前的瑞士太太,除了對孩子學校的學習狀況不滿意,同時還對其他同學甚至家長的處境感到擔憂。另一方面的驚訝是我在台灣的時候感受到台灣的教育也一直想抄歐美,實行那種自由開放的思想,反倒過來眼前的瑞士太太還擔心自己的孩子在世界上沒有競爭力。
我心裡偷笑的是,你擔心孩子沒競爭力,但可能在亞洲的孩子,連童年的沒有呢…..
也許,因為從來就沒有過,那就也沒什麼好比較了吧?
–
周末和朋友們聊起了關於「元世界」的話題,對我這個家裡沒電視、平時也不怎麼主動看新聞的一芥草民來說,還真是個新詞。不過大概了解了「元世界」的具體呈現方式,卻覺得自己也沒錯過什麼。畢竟那個世界,好像不怎麼吸引我。
「我的孩子說長大要當Youtuber」「現在的年輕人,有的連坐在車子裡都不說話,反而是透過傳簡訊溝通,我也真是醉了。」「這就是未來的趨勢啊!」
也許是我老套,但乍聽之下只有覺得悲傷。
如果今天的趨勢是人人都吸食安非他命、吸食毒品,身為長輩我們依舊會放任他們繼續吸食嗎?如果我們現在就放任他們成癮,等到他們長大了,卻又要要求他們能夠自力更生,那不是更殘忍嗎?
我可以理解平時的忙碌和疲憊感,自然會讓我們覺得放任他們是給彼此一個舒服空間的解決方案,但哪天孩子長大了,如果他們反過來怪長輩為什麼當年不引導,那我們有什麼話說?
當然,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的。但有的時候,是我們如何創造、或者設定生活中的小提示,來引導我們自己如何累積和建立習慣與啟發。
因為如果我們沒有看到其他選項,自然不會有其他選項的追求與想法。就好像是沒有經歷過真正的快樂,不能證悟到什麼是快樂。
對我來說,「快樂」是一個可以回味的短小瞬間。可能就那麼幾秒,但為了那麼幾秒,自己會願意再經歷一次那段漫長單調的枯燥、甚至是煩惱或痛苦。
也許是趨勢,或者未來的樣子,但生活在今天的我們,依舊有權利去述說自己對於未來的想像。
每個年代都有徬徨迷惘,但重點是我們到底有沒有勇氣去決定,什麼是真正的價值。
也許,我們站在決定面前,每一個人都很孤單;卻也都在同一條路上,不孤單。
–
今天早上健身完回家的路上,7:20,我看見路上有一位清道夫正在把秋季枯黃的落葉都吹在一起。經過他的時候我對他笑了笑,說了一聲「謝謝」。他雪白的牙立即穿破天剛要亮的黑幕出來見客。他笑著對我說:「早安,看!就像Konfetti一樣!」(德語:五彩紙屑,像是拉炮裡面那種創造儀式感的小紙片。)
那一秒我覺得,如果他天天都這麼想,那麼他的工作還真的充滿歡樂、充滿儀式感呢!
好啦!今天先聊到這邊,也許這週再多注意一下,驚喜也就在身邊。我們下週再聊啦!祝大家有個美好的一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