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改變的時刻,可能會有不適感,卻也可能是當下最好的契機。
去年夏天應讀者要求寫了習慣(1-1),好像冥冥中鋪下了伏筆一樣,這周滿滿的感受想寫2-1。由於換手機的關係,上周有意識的注意了自己使用手機的時間,演算法好像也就算出了這是最近我比較在乎的主題。
換了手機、電腦,刪去一些以前同步複製的資料,才發現不僅僅是生活之中的斷捨離,雲端那有更多以前無意間拍的照和截圖。當我著手進行刪除的時候,拉近一看--咦,家的背景好空阿,櫃子裡的書疏疏落落的還能平躺,現在卻已經滿了。廚房邊上的牆角也是空的,看上去很清爽。
不知道什麼時候空間就在一點一滴的累積之中成了習慣,加上因為家中有一面打通的牆,總是給人一個寬敞的幻覺,進而常常聽到「哇,你家好整齊啊!你家東西好少啊~」這種催眠性的說法。殊不知,小小的家卻被我慢慢地填滿起來。
跳躍性的回頭想想,從開始用臉書這類社交平台,也已經有11、12個年頭了,這數字對我來說不是那麼熟悉,畢竟早些年前很少事情能讓自己把「五年、十年」掛在嘴邊。「10年」以上的句子,大多來自以前媽媽在家敘述著「這件大衣已經10年了、這件外套至少有15年」之類的對話。想想,大企業讓人沉迷的手段,鋪陳十年也不為過。
Microsoft、Google……各大平台收取會員費用,經歷以往免費使用的習慣養成,現在讓我們每個月掏出個10美元,不痛不癢的賺大錢。而我們就好像菸癮般,不太願意付那本來是免費的服務,卻又一時斷不了這些習慣,乖乖交出10美元。
有幾個會員,就有幾個生活基本開銷。
但是未來呢?這些演算法利用大數據提供了商人更有效的投放標的,原本應該是工具的手機與網路,反過來優雅卻主動的控制著我們的行為。換得不僅僅是錢,更多的是人們未知的未來。
我看了紀錄片《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 (The Social Dilemma)》,一邊看一邊想吐。原本人們創造了方便的工具,不可否認的也因為這些社交網路,許多以前完全無法想像的事,變成奇蹟性的傳奇,創造了許多可能。然而我們卻也因為習慣,被注意力商人給牽著走,時間變得破碎,每看一次手機,每一次下滑,就好像吃角子老虎機一樣期待拉霸777那樣沉迷。
我也不是什麼聖人,雖然嘗試控制自己使用手機的頻率,但也跟大家一樣,時常拖延和寬容自己。但就在上周看到一個學生,聖誕節得到手機後,手機的世界就是他的全部。每看一部短片,他就分享給10個朋友,無意識的想得到別人的反饋。
這一幕,真的好嚇人。
我好想告訴他,No one really cares,真的沒有多少人在乎你分享的這些無腦搞笑影片。但反觀自己,不也是在做一模一樣的事嗎?
回家後我把手機上的臉書和IG App刪了。隔天早上起床,手機不在提示你查看動態,再也不需要「被推薦」相關訊息,事實上,是一種解脫。
沒錯,網路提供我們無止盡的資訊、方法,然而我們好像因為太容易能在網路上找到答案和方法,導致我們更少去用腦想其他的點子。也許理科還好,人文層面卻延伸出更大的問題:許多關係與溝通,並沒有標準答案的,我們只能從犯錯與嘗試中訓練自己。而因為這個時代太重視標準答案了,反而讓我們面對關係,少了一份面對的勇氣,往往選擇逃避或卻步。
年紀小的學生問我:為什麼他不喜歡做這些手工?只喜歡打遊戲?
可能因為打遊戲對他來說比做手工的挫敗感低吧?雖說是腦力開發的遊戲,長年累積下來,也成了反射動作。
「這個問題問得好,我只能告訴你,我很慶幸你還喜歡做手工。」說著說著,我心裡也擔憂著。
另一個學生想在春聯上畫牛,下意識的卻先在Youtube上查詢如何畫一隻牛。我鼓勵他自己隨意畫就好啦~但是他想要照著Youtube上教他畫的那樣。
也許我就老派吧,持續抗拒線上教學,還是喜歡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卻不知道該怎麼樣在這之間達到平衡。
還是那句老話,
找自己,我也還在路上,
現代化、e化、大數據與生活的拉扯,一時之間說不清也剪不斷,(理還亂?)
然而在理解之前,我們自己能做到的,大概就是有意識的注意自己到底做了些什麼吧?
我知道面對過去的累積與習慣,可能有些罪惡感,可能有些失落感,
但現在看見了,還不遲
我一直想著德文老師說:「有了網路我們可以和遠方的家人連絡、可以知道彼此的近況。可以是可以,但問題是,這是唯一的途徑嗎?(一定要嗎?)」(ja können wir, aber die Frage ist, ob man “muss”)
濃縮、鎖定,再聚焦,排除那些讓我們分心的習慣,也許,更容易找到自己真正的在乎吧?
面對這些問題,還有好長的路值得我們多想想
不過有個起頭還是好的~別太悲觀啦!
看到這~大家有什麼新希望嗎?有什麼想改變的嗎?歡迎留言討論分享
話說因為公婆超愛玩麻將,我在網路上買了一組超可愛的麻將,上邊還有註記
公婆真的超開心,想說要教鄰居玩,這樣算另類的發揚國粹嗎?XD
這周就先聊到這,我們下周再聊~祝大家有個美好的一周
恭喜恭喜,紅包拿來!